高职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高职教育>>正文

    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

    2019年10月31日 11:51  点击:[]

    作者简介:任占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

    原文即将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六期,敬请关注!

      要: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制度设计。专业群建设应在诉求、策略、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从优化专业结构、共建共享资源、重构治理体系、凝聚办学特色等方面认识其现实意义,从科学组群、重构课程、因材施教、柔性管理等方面探索其实施路径,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等方面评价其建设成效,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快速形成专业组群发展机制,破除发展路径依赖,助力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变革意蕴 专业群 高职院校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1]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重要抓手,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深刻理解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基于变革诉求,认识其现实意义;基于变革策略,探索其实施路径;基于变革导向,评价其建设成效。

    一、变革诉求: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正从注重外延走向注重内涵、由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和特色发展的新阶段。应对内外部环境迅速变革的诉求,高职院校亟需在专业结构上主动对接,快速优化;在资源配置上共建共享,凸显效益;在治理体系上强化改革,优化机制;在办学特色上凝聚优势,形成品牌。

    (一)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

    专业结构是高职院校实现办学功能的基础和框架。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要适应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部门结构等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以提高教育结构的经济效益。以专业群为单位优化专业结构,能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引发的快速职业迭代,发挥集聚效应,保持发展活力,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一是对接需求更加有效。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四新”经济的蓬勃兴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迅速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跨领域、复合型工作种类越来越多,大部分技术技能人员需要进行动态的技术能力调整。通过专业群建设,面向多个职业岗位或者职业群,集聚相关专业有效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需求,由“单人单岗”的单一渠道输出向“多人多岗”的打包供给转变,大大提高人才供给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知识技能边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可以面向企业生产实际,实现多个专业或领域协同服务,尤其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二是调整变动更加有序。专业结构的稳定性和应对市场需求的灵活性是专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专业结构既要通过专业群核心课程和共享性产学研平台建设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积淀办学底蕴和专业特色,也要兼具一定的灵活性,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与优化。通过专业组群发展,在保持共享部分稳定的基础上灵活调整,使专业关停并转有空间、新专业派生有基础,专业结构的生命周期更长。

    三是协同发展更加有力。通过组建专业群,进一步挖掘相关专业的发展潜力,凝聚发展合力,或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或示范带动,将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步调统一起来,整体获益。“彼此失联而又分离的专业通过专业群形成一种内部竞争和相容相生的局面,在竞争中变革,在相容中共享,激活专业内部的原生发展活力”[2]

    (二)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方式

    教育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专业群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有效破解单个专业普遍存在的资源稀释、分散、封闭、不均衡等瓶颈问题,降低宏观调控难度,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一是资源配置更具指向性。通过组建专业群,协同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将原来分散的单个专业发展目标整合到专业群整体发展目标上,使资源配置指向更集中。同时,专业组群建设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化教学改革设计,开展基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

    二是资源效益更具集约性。专业群建设更加有利于将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聚焦到校企资源整合上,将相关专业资源要素充分集中,实现群内资源优势互补,发挥资源规模效益,同时通过建设与发展,调整优化资源要素组合方式,增进资源效益[3]

    三是资源共享更具可持续性。专业群面向相关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组群基因天然趋向于建设高度共享的实训基地、技术平台、教师团队等办学载体,从而有效克服单个专业在资源共建共享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性,将技术研发与服务的各类资源整合,多个专业或领域协同作战,更好地面向企业生产实际,尤其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提升高职教育的技术服务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群在资源共建共享上更为持续的内驱动力。     

    (三)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机遇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并完善以调和、联动、多元、共识等为特征的内部治理体系。专业群建设正是构建柔性、灵活治理机制的助推器,可很好地应对产业调整快速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边界模糊化等多重挑战。

    一是打破壁垒,组织体系更开放。存在于专业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传统壁垒是资源开放共享的“绊脚石”,专业群建设可以将专业的边界进一步拓宽,有助于打破直线式、科层制和单一式的传统治理模式,形成矩阵式、事业部制、交互式的开放组织形式,使治理体系更加弹性灵活。

    二是权责下沉,基层活力更充沛。从院校管理看,专业群将多个专业的资源和要素集聚之后,必将自下而上产生自主权诉求,倒逼学校层面将人、财、物权力下放,释放基层单元办学活力,落实质量保证主体责任。

    三是以群建制,对接市场更高效。在校企合作中,行业企业希望对接的专业(群)自主权尽可能扩大,以减少流程、简化手续。而传统层级管理方式层次重叠、运转效率低下,对接市场反应滞后。专业群成为独立的基层组织,享有分配、评价等自主权,具有企业参与办学的平台与管理体系,有助于形成并发挥集聚优势,进而形成灵活、迅速对接市场的机制。

    (四)凝聚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办学特色是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格。专业组群发展的方式既有利于传续优势,又便于与时俱进,在共享、竞争、变革中塑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类型文化。

    一是促进发挥传统优势。每所院校经过长期积淀,都已形成自己的主体或优势专业,通过组建专业群,可以进一步保持专业建设稳定性,发挥原有主体或优势专业的引领作用,持续积累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

    二是易于实现开拓创新。产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保持适时调整的活力,与产业变革需求同步。专业群建设可在发挥主体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产业进步灵活调整专业方向,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引导形成品牌标识。生源多样化趋势加剧了对高职院校办学辨识度和市场认可度的严重挑战。专业组群发展的策略可以进一步汇聚资源,凝聚特色,引导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差异发展,在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以产业为依托、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标识。

    二、变革策略: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需要转变传统的专业建设理念,兼顾市场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两方面要求,以开放的思维组建专业群,理清群内专业关系,以课程为核心重构群内资源,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优化管理运行方式。

    (一)逻辑自洽:科学组群是前提

    科学组群是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的前提。从院校整体专业布局来看,需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结合自身办学资源和办学特色,找准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映射关系,形成“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4]具体到某个专业群的组建,首先须处理好专业组群的内外逻辑关系。

    一是外部适应性。高职院校应紧贴产业结构制定并适时调整专业规划,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变化,精准分析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之间的交集地带,或者以产业链(产业群)为依托,体现职业岗位在流程上的相关性;或者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托,体现职业岗位在工作对象上的相关性;或者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体现职业岗位在地域上的相关性,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或岗位群的有效对接。

    二是内部相关性。现实产业发展错综复杂,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的产生,使得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大,产业链或岗位群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如此,专业群的组建要尤为注重现有专业之间的相关相近性,具体表现在各专业已有课程、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上。只有“群内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度、就业相关度较高”,才不至于出现“拉郎配”的情况,进而缩短组群发展磨合期,较快发挥组群集聚效应。

    三是内外协同性。当前技术革命正在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发展链条,专业群的组建要注重发挥其对区域产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带动形成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群与岗位群紧密对接协同的生态系统。

    (二)集聚协同:重构课程是核心

    专业组群发展必然导致原有专业课程的解构,为避免出现“貌合神离”的发展状态,课程的重构将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也是基础,须在兼顾整体和局部、共性和个性、当前和长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课程组合的范围、类别和方式。

    一是体系化设计。教学内容的遴选与序化形成课程体系。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颇具挑战,首先要参照工作体系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的逻辑来组织内容,即对接产业或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遴选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将所选内容科学序化形成体系。由于专业群面向的技术与服务领域相对宽广、学生数量和学习需求更加多元,因此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不应像单个专业那样呈线性逻辑,而是要在体系内形成网状逻辑结构,做到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高层可互选。底层公共(通用)能力平台面向必学、应知、应会,中层融合(交叉)能力平台面向关键岗位的特定能力和素质,高层核心(拓展)能力平台面向岗位群的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5]

    二是模块化课程。专业群课程以模块化为单元组织开发,可按照“平台+模块”“基础+平台+模块+方向”等模式建设,基础或平台类课程培养专业基础能力或通用能力,模块或方向课程培养更具针对性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种模块的课程都可以分设不同难度等级或对接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为个人职业兴趣和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项目化资源。在专业群课程实施上,可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着重将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形成项目平台或资源库。伴随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而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个性培养:因材施教是关键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生源多样、需求多元背景下,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是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的教育,如何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些都对专业群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一是给予学生选择权。如前所述,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和模块化课程结构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课程提供了可能,但这与学生依据个性需求自主建构课程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条件下,可以从增加模块课程数量、提高选修课比例、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增强选课指导等入手,逐步提高学生自主选择权。

    二是增强学习自主性。个性化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而这种意识与能力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中可以得到很好展现与强化。这就要求专业群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基于模块化课程的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立和完善“一人一案”的培养机制,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以“课堂革命”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推动“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新范式建构。如开发多种教学项目,开展模块化教学、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自主性。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能为教育的个性化、多元化提供整体技术方案,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当前专业群课程资源不足的现状,加大课程供给。同时,高职院校的智能化校园建设要下沉到以课程为单元,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性化教学搭建平台。

    (四)授权赋能:柔性管理是保障

    专业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态,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方式,这是专业群建设的难点,是对现有管理体制的突破,即突破壁垒障碍和刚性约束,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起系统的、柔性的管理机制。

    一是微观层面以专业群为组织实体。采用以群建院系的方式,将专业群作为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基层组织,打破原有专业以课程(组)为基本单元调配师资资源的局面。推动专业群直接面向市场办学,赋予专业群在承接企业项目和利益分配等多方面的办学自主权[6]

    二是中观层面以项目制建立协同机制。专业群之间要建立联系沟通制度,以便于在更大口径内整合资源。可参照企业项目经理制和内部创业等机制,依托建设项目形成中心,释放潜能,高效合作,建立柔性的群间协同机制。

    三是宏观层面以多元治理构建新型关系。专业群作为直接对接市场的组织实体,强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同时,须处理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权利分配关系,建立参与决策与利益实现的多元治理格局,强化政府统筹推动作用、激发市场机制引导作用、提升院校办学主体作用,为实现专业群多重建设目标提供治理保障。

    三、变革导向: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评价

    专业群建设是专业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也是专业建设走向成熟和现代化的重要过程。对专业群建设成效的评价,首先是衡量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形成的科学性;其次是关注其作为一个独立形态建设机制的协同性;最后是从院校发展的战略维度考察其发展的贡献度。

    (一)基于组群逻辑,评价科学性

    组群逻辑是否科学是专业群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必要性,这是组群的出发点。主要考察专业群构建的目标路径是否清晰,是否符合产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院校发展需求[7],能否为专业建设带来新的增长点。

    二是合理性,这是组群的支撑点。主要考察群内专业之间的关系,即群结构的合理性,具体评价专业群层次结构是否合理,相关专业与核心专业是否构成优势互补关系,能否促进专业间的合作共享,进而共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三是可行性,这是组群的立足点。主要考察现有资源对群发展目标的支撑性,专业群建设的关键要素是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服务、培训等,因此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主要考察这些要素资源的关联性、共享性和互补性。

    (二)强调建设机制,评价协同性

    专业群的创新在于组群发展,以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协同性是专业群建设的保障,也是对专业群本身建设机制的考量。

    一是开放性。开放性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能否主动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能否积极培育拓展新专业(方向),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岗位带来的新需求;能否有效实现共享,以保证教育资源、产业资源的充分流动。

    二是灵活性。灵活性与专业群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能否根据产业发展变化适时更新,能否根据发展重点动态调整,能否根据办学质量优胜劣汰,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办学品质。

    三是一致性。一致性与专业群建设的全局性密切相关,专业群建设是一种全员参与、全时空领域的全局性活动,主要表现在是否具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是否适用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体系,是否具有协作性的任务和机制,以实现整体最优化。

    (三)突出服务发展,评价贡献度

    发展贡献度是评价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核心,也是对专业群建设目标达成度的重要体现。

    一是质量提升,即专业群对院校办学质量的贡献度。质量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专业群建设的集约效应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可以从学生就业、师生获奖、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考察。

    二是产业认可,即专业群对区域产业经济的贡献度。产业需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外部逻辑,也是专业群发展的重要动因,可以从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当地产业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广泛参与产业科技平台创新与社会培训等方面进行考察。

    三是品牌辨识,即专业群对院校办学特色的贡献度。在竞争逐渐激烈、发展模式趋同的情况下,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战略选择,可以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和社会美誉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加速的时代,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或岗位群将成为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8]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快速变迁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日益旺盛,都将导致教学组织形式、知识传递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模糊化,规制的专业边界将逐渐被打破,甚或专业群也会逐渐消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无界、互联、共享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应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面向未来,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整体思考职业教育供给模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 教职成[2019]5号.

    [2][5]吴翠娟,李冬.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14-16.

    [3]方灿林,张启明.资源库: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基础、要求和表征[J].现代教育管理,2019(8):71-75.

    [6]肖冰,冯孟.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的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6):106-110.

    [7]方飞虎,潘上永,王春青.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5):59-62.

    [8]任占营.新时代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