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高职教育>>正文

    提升教材治理水平 保障职教质量

    2020年01月13日 16:51  点击:[]

    近日《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发布,《规划》准确把握时代要求,聚焦当前教材建设的关键问题,明确教材建设的发展走向,设计了五大重点任务和五项保障措施,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规划》从编修基本依据、分层规划制度、意识形态安全、产业服务能力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推进职业院校教材质量提升,对于职业院校明确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健全编修基本依据,保障教材内容质量。《规划》提出了标准导向的职业院校课程教材编修依据,明确了教材开发的基本方向: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标准要注重吸收优秀的产业文化,突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培育;专业教学标准要紧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产业要素有机融入教材编修依据和整个教材体系,全面推进德育、智育与劳育的有机结合,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更重要的是,依据标准编修教材,更能保障教学效果与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实行分层规划制度,推进教材供需匹配。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教材建设重心在教材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采取了由出版社自行投入经费召集人员编写教材的方式。受市场利益驱使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教材供需失配现象逐渐暴露出来。《规划》明确了职业院校教材国家、省、校三级分层规划制度,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分别有针对性地负责不同类型课程教材的规划,推进教材与课程同步建设,确保“课程开设不遗漏、同门课程不重复”,彻底解决教材种类结构性失衡和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同时,《规划》提出支持地方和行业开展教材建设试点,编写一批适应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专业课教材,这有助于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育人根本任务,提高课程思政实效。育人的过程离不开课程教学,教材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目前职业院校相关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普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教材内容的价值导向偏颇;二是教材内容与表达方式过于理论化、繁难化;三是课程开设不齐。《规划》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三科教材(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实行编写、审核、使用“三统一”,保障教材充分体现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导向。同时,《规划》提出落实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程的要求,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旨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着重体现职业院校特色,促进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个人理性认识与价值体系之中。

    有机融入产业元素,增强服务产业能力。职业院校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也要适配行业企业对经济价值的合理诉求,同时要符合科学和技术的基本规律。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规划》以加快内容更新、增强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为导向,从编、审、修三方面整体提升专业课程教材的产业协同度:一是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事业单位探索双主编制、合作编写教材;二是坚持教材凡用必审原则,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在专业教材审核中的作用;三是根据产业发展动态,每年部署专业课教材修订;四是以专项支持、征集遴选等方式调动学校、行业企业积极性,推出一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教材治理水平。当前,职业院校教材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责任缺位等问题。《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材管理的主体责任,着力提高各主体的重视程度:一是提出建立以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为主、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对相关各类各级部门和学校等明确了具体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教材管理组织架构;二是将教材建设作为职业院校学科专业评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双高计划”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学科专业建设统筹考虑,全面提高教育部门和院校对教材建设的重视程度;三是依托相关机构定期开展教材质量抽检,促进教材不断修订更新,淘汰不合格教材,保障和提高教材质量。

    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全面落实《规划》要求,提升教材治理水平,保障教材内容质量,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王启龙系上海市教科院助理研究员,马树超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